乌克兰发起的针对俄罗斯的无人机袭击可谓是震惊全球,参与攻击的117架无人机对俄罗斯多个州的机场发动了猛烈攻击。这次行动导致至少9架图-95战略轰炸机被摧毁,这在现代战争史上可以视为一次具有标志性的战术行动,展示了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巨大潜力。
图-95轰炸机是俄罗斯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中空基核打击的核心,而其数量原本就不足40架。这次袭击几乎令俄罗斯的战略核打击能力陷入瘫痪。美军在目睹这次无人机的强大威力后,深感恐惧。据了解,乌克兰所使用的无人机多为简易型号,其机身架构常采用廉价的塑料泡沫或轻木,动力系统则使用普通的航模电机,导航依靠经过开源代码修改的简易GPS模块。这些元件在国际电子市场或者网购平台都很容易获得,单机成本甚至低至几千美元,甚至几百美元。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组合体,凭借在乌克兰的成功渗透,使得俄罗斯纵深地区的防空网络形同虚设,从而让乌克兰得以有效打击俄罗斯的高价值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美军对中国无人机的恐惧感也在加深。中国无人机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以中国的生产能力,如果按照乌克兰那样的全民动员模式进行生产,一个月内就能制造出数百万台无人机。美军很难来想象怎么样应对如此数量的无人机。美国对自身防御体系在面对这种饱和攻击下的能力感到深深忧虑。兰德公司发表的一份兵棋推演报告说明,若面对由数千架具备一定隐身特性和自主协同能力的无人机构成的蜂群,现有的雷达引导防空导弹系统在拦截效率和成本效益上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枚价值百万美元的防空导弹去拦截一架仅需几千美元的无人机,从战略经济学的角度看显然是灾难性的比例失衡。
因此,美国开始考虑直接限制中国无人机企业向美国市场出口新型号产品。然而,美国的这种打算遭遇了困难,毕竟在全美的各个角落,农民在使用中国产无人机,警方以及紧急管理部门也在依赖中国无人机进行执法和灾后救援。若失去中国无人机,美国将怎么样应对呢?全美超过85%的执法机构依赖中国产无人机来执行空中监视、搜索救援和事故勘查等任务。同时,美国农业部门报告数据显示,约78%的商业农场需要中国产无人机进行精准农业操作。在飓风灾害评估的过程中,中国无人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让人未知的是,自从美国无人机企业受到中国制裁后,失去了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的渠道,实际上已无公司能够真正制造商用无人机了。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从未想过与美国发生武力冲突,更不需要动用民用无人机来应对任何威胁。乌克兰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他们缺乏高端的大型无人机。相对而言,中国能制造全球最小的无人机,其重量仅为35克,即便深入地下30米仍能保持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携带20克的黑索金炸药,这种设备几乎没办法被美国发现,能够精确打击雷达天线、通信设施、导航系统和指挥车的核心传感器和暴露的电路。其爆炸的冲击波和破片能够轻易摧毁那些脆弱但价值不菲的设备,导致总系统的崩溃。此外,还可以故意攻击弹药储存的薄弱环节(如弹药箱)、油料桶和易燃易爆的化工储罐,从而引发火灾或连锁爆炸。如此小巧的无人机,让美军怎么样做防御?其实比民用无人机更具优势。
与其不断幻想中国作为威胁,还不如放下成见,积极与中国展开经济合作,共同促进发展。